ny
[用户登录] [注 册] [学校论坛]
现在时间是:2025-01-03  首 页 | 信息公开专栏 | 学校概况 | 党务公开专栏 | 文明在线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学生工作 | 工会园地 | 健康园地
浅谈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来源):孙莲蓉    发布时间:2010-12-1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的问题倍受关注。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说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教学指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深、更喜欢;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思维能力。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能够受益与终生的。而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构能力、预设能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内容和体系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谈谈我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实践:

1、要基于学情预设课堂

 我们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喜好等。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和深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课前预设仅仅把握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是没有用的。学生不仅是教学主体,更是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应该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包括学生的准备状态,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准确把握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多变的学情,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如何。

    学情分析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闭门造车,现在很多对学生的判断和假设有很多是来自教师自己揣摩,并不是建立在资料的判别和师生交流对话的基础上的。得出的结论往往停留于理论水平,具体实施时往往与现实脱节。我们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来了解并分析学情,有的放矢。抓住了学生的学情,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习的起点,这也是教学生成的起点。

2、要依据教学内容设问

为使课堂提问有效,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挖掘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具有逻辑思维性的问题。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就是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简称比较,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同和异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差异;二是从有差异的事物中寻找共性,其目的是防止概念的混淆。

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二课第一框关于基本国情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国情和基本国情的概念,我不是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提问学生:什么是国情?什么是基本国情?而是设计了一个具有逻辑思维比较性的问题:“你能用简单的图示比较出国家情况、国情、基本国情三者的关系吗?”由于问题的提法新颖又具有逻辑思维性的特点,因此,这个问题一经提出,迅速吸引学生的知觉,同时有四、五位学生跃跃欲试走向讲台,在黑板上用粉笔演示,此时,台上各显身手,画法不尽相同,台下议论纷纷,比比划划,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要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是讲述知识,而是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从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开展问题讨论,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在学习初二思品教材第四课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一框时,我把“逆向行驶”、“都是绿灯,直行与右转谁该让谁?”、“忽视内轮差”等几个有代表性的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组织学生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两个层面的讨论:一是依据交通法规分析其交通事故过错方的责任所在;二是谈谈自己所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求得共识,真正理解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和科学道理,懂得了生命的宝贵价值,认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学的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总之,基于学情预设课堂,依据教学内容设问,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010.12

版权所有 上海市梅园中学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495号 电话:021-64109769 邮编:200237 您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