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一些探究
摘要: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体验,在理论的基础上,做了关于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究和理解。分别对学生的分层,以及分层教学的备课,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堂的不同要求,课后的辅导,及对学生的评价和分层不断更新做了一些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小学生不用考试就能进入初中,而初中毕业生只有近1/3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其余的毕业生将分流到各种职业学校进行职业的培训从而进入工作岗位。即使升入高中的比例增大到1/2或4/5,仍然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现在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背景下,更加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而且也体现在布置作业,课后个别辅导上。以下我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结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三个月的也不能称做为经验的一些体验,针对现代初中生的特点,谈谈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一些粗陋的想法。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备课时要注意按照不同学生,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适度、紧张、愉快气氛中以求最佳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对学生有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考察,搞好学生分层。
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创造力,想象力、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当然这里我做的最基础的是把学生各种资料登记在案,并且不时的进行整理,对每天作业完成,每周周练成绩都有记录。并不时的更新,最重要是在数据和以往记录的基础上,对学生有一个最为直接和正确的了解.以及在多和学生交流,家长交流,班主任交流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这里我们学校年级组会议也做了此项工作,便
二、分层要保证尊重学生,合服学生心理。
这里的“分层”不是把学生分成好,中,后进的班级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优良、中等,后进三部分,分的结果不向学生公布,只由教师自己掌握。如果向学生公布那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更有学生会认为老师歧视他们,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上说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变成优良生,也可以全部变为后进生,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教学的目标是:减少后进生数量,提升优良数量和层次,全体学生学有所获,人人有进步。所以教师尽管心里有一个分层的底,但是决不能对学生有放弃和失望的心理。反而是在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更
三、分层备课,确定分层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如要求差生掌握主要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中等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我在刚刚开始教初一年级1班的时候,因为对比了一下上学期两个班级的成绩,觉得1班和3班相比成绩要明显优异很多,对1班的学生抱有极大的希望。并且力图每个学生都要满足我上课及课后的要求,把课和课后的拓展都做的很深,以致学生很辛苦,而我的目标也没有达到,总是感觉到很失望。后来在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后,做了比较深刻的检讨,在指定教学目标和备课的过程以及课后练习的要求中,对不同的学生做了不同的要求。
上课时,我尽量把40分钟的课程,其中前面的1/2时间用来讲解比较浅显和必须掌握的知识,概念,公式的运用等。而在课程的2/3处设置一两道加深题,最后用于课后练习巩固。这样的安排是适应了学生在接受新课时的新鲜感,和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特质上,保证全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在课的前半段把基础的知识都吸收掉,而在课的后半段对注意力已经不能完全集中和知识吸收开始困难的同学可以稍做些低的要求,要求他们听讲,但不一定全部掌握。此时讲解稍有能力运用和加深的题目及数学知识时,对数学有兴趣和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进行加深。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差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而且我在讲课时,不管是基础差还是基础中等,以及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对于他们的回答都进行鼓励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和成功体验。
四、分层作业、巩固提高。作业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我的做法一般是在每街课后留有一两个思考题,不要求交,但是作为补充题,提醒同学可能作为考试的附加题,对于优等生在他们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更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再加以一点点考试附加分的动力使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而对于中等学生一般更多的是隔断时间要求他把作业,试卷中的错题重新订正,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而后进生的话我一般会把几天前的作业拿出来稍做修改或者干脆是原题再次给他们操练。这个要建立在老师有余力的前提下,因为当天我会明确告诉他们明天的中午或课间及晚上放学后要求其留下来,当场教师面批,并帮助他改正。因为这些后进生一般独立完成作业时,错误率总是很高,若能当场帮他纠正和再次的进行反复操练效果会比较明显。
五、时时评价,不断改正分层。
对于班级学生的分层当然决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感受,以及平常考试中的表现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并适当的对学生的分层进行更改。这个更多的是体现在各次的周练和数据分析上,使自己心里对学生有一个底,在这个基础上,多找层次变动大的同学,进步大的给予鼓励,有退步的要给他时时敲警钟。对于和学生谈心我是觉得还满有用的,一个是老师能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另一个是使学生对老师怀有更多的感情,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以上是我借鉴了一些资料和加以自己的分析后得出的一些比较浅显的见解。我相信:在把学生进行不同的分层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初一年级 秦 丹
200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