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体验性和实践性
―――科学课的教学感悟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增加体验性和实践性训练,重视对学生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课的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各种技能形成独特个性与涌现创新成果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内容时,对大部分民工子女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和使用,心情激动,急于观察细胞结构的愿望十分强烈。我及时抓住学生自发的兴趣,打破常规的“讲”“练”“演”程序,让学生两人一台显微镜,提供一些动植物装片,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先进行操作和观察。以满足其好奇心,燃放智慧的火花。自己则随时记录他们操作中实况。如:有的学生强调:“老师,我看见细胞了”,而对显微镜的结构,观察方法,操作步骤不了解;有的会观察和操作,但不能将试验过程进行记录和描述;还有出现操作错误,压碎装片的情况及观查时的喧闹声。。。这些看似无序,其实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得到升华。他们在“动手”,也在“动脑”。“做”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采取先满足欲望,暴露矛盾和问题,而后再讲解构造和原理,边演示操作方法和步骤,学生边听边看边记录,回归到有序的教学环境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学有所获。
在此自己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则体验、感悟、丰富了学习经验,达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感情的和谐统一。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接下来学生动手制作“洋葱”“美人蕉”“西红柿”等植物零时装片时,就知道先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知道试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再动手操作要规范,学会观查要专注,发现问题要钻研,并且学会了质疑。如:“老师,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什么先“盖片”后“染色”?先“染”后“盖”行吗?”此时,我就有意引导他们去探索,两人一组,按不同方法各做一个临时装片进行观查对照。得出先“盖”后“染”效果好(其实也是为以后发现染色体的教学埋下伏笔)。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洋葱表皮零时装片制作步骤:净片→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滴液→观察的道理。
教学中自己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体现。一是做到了试验中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依据教材中试验的目标要求层次,及学生认识规律和单位时间内的接受能力,适当控制信息量,注意分散操作难度,防止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密度大,使学生难以消化和吸收。二是结果控制,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控,因此对每个实验,我都坚持首先把重点难点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有思考的内容,有议论的话题。并把参与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培养成小骨干,从而为试验课上减少盲目性,为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对每个试验我还坚持可以允许各试验小组在结果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但试验步骤非经允许不得更改(探究性试验除外)。当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试验结论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的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偏离正确的方向,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形成相关知识的错误定势。
总之,增加体验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教与学双方的同步反应,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整合和滲透,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