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现代社会心理学》有感
走上教师岗位,就开始了教书育人,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是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但是有时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对学生而言却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让我们的德育教育在学生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让学生认可我们老师的“说教”?如何真正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这些一直是我思索的一个个问题,假期在认真研读了《现代社会心理学》之后,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觉得对《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一节内容,在仔细阅读后觉得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识三个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有时相互些太哦一致,有时也会发生不一致的情况,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讲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是同周围的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孕育,而形成了某种态度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感是最强有力的成分,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困难。由此可看出,情感在学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一一直强调“以情动人”,那么如何运用情感这个因素,积极发挥它的作用,来纠正学生在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事物上的一些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态度,将他们的态度逐渐转变到我们所希望的方向上来?书中告诉了我们态度转变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服从(顺从)阶段: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从。这就让我联想起我们在新生入学时所进行的行规训练,我们向学生宣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梅园中学学生在校常规》等,就是在着手对学生进入中学后的态度形成和转变做准备,所以
但是人们并不是对所有的事物都经历这三个阶段的,有人可能对有些是事物的态度完整经历了这个过程,但对另一些事物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例如:有时班集体的建设也是能体现出同化过程的反复,如:一个班集体,有较好的同学转学走了之后,整个的班风可能会发生些许的变化,可能以前爱专研的班风变成了爱聊天的情况等,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敏锐的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同化的过程也有可能会反复几次。再如我们一直教育学生不要去游戏机房或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合去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甚至于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老师在的时候或者上学期间他能克制不去,但是一旦双休日或假期,他们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内化的任务是艰巨的。
既然内化的过程是这么艰巨,就需要我们有让学生态度转变的策略,书中告诉我们有以下几各方面进行:宣传说服、行为、群体规范。书上告诉我们,宣传说服要与情绪唤起相结合,如果我们需要学生立即采取行动转变态度时,则我们的宣传应该要引起较强烈的恐惧心理,是这种恐惧心理转化为一种动机力量,以激发人们迅速改变态度,恐怖宣传由低等到中等程度时,其态度的变化也逐渐增大,但恐怖宣传一旦过强后,情况将会适得其反,学生或是回避信息的摄取,或是持抗拒态度。从这里我们看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一定程度的恐怖宣传是可行的,例如在禁毒教育时,我们带学生去参观禁毒馆,观看吸食毒品的人的照片,让学生从思想上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从而从根本上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认为“严”是好的,但是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严,而忽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说话的方式方法等,有些学生就可能产生“横竖横”的表现,老师的批评教育在他们那里变成了抗拒(连基本的服从都没了)。
当然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宣传者的威信,宣传者本身威信高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效果差。这也就对我们老师本身的育德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也曾经碰到和有些学生谈心时,他们对自己的老师的一些做法有看法,甚至对老师的外表仪态、讲话时的语气等都觉得不够满意,
在这本书中,关于社会态度的转变还有很多内容,我在这里只是挑了我在阅读中最感兴趣感触最深的一部分,我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从这些阅读中吸取经验和方法,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