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上海市梅园中学六-八年级家长会在初春的暖意中如期召开。此次家长会以“双向奔赴,共待花开”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座、班级总结与学科指导三个环节,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加强家校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支持,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家长会伊始,全体家长共同收看了由徐汇区教育学院心理专家主讲的《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专题讲座。专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理解情绪波动”“建立信任关系”“化解沟通矛盾”三方面展开,通过案例分析为家长提供实用建议。讲座特别强调:青春期是孩子寻求独立与认同的关键期,家长需以“倾听者”角色代替“指挥者”,通过平等对话与适度放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与责任感。
本次讲座以录播形式呈现,内容更凝练,贴合初中家长对青春期教育的迫切需求,为家长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许多家长认真记录要点,并拍照留存课件中的“沟通金句”。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段视频让他们意识到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要更加耐心、理解和尊重,为今后更好地与孩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随后,班主任们立足初中学习特点,摒弃“成绩导向”总结模式,重点分析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共性问题。他们还针对青春期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关注习惯养成:强化时间管理,减少拖延;重视心理健康:多观察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压力;培养责任意识:鼓励参与班级事务,提升集体归属感。
班主任特别强调:“初中是自主能力养成的黄金期,家长需从‘全程紧盯’转向‘适度放手’,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会负责。”
在沟通中,家长们与老师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现场气氛热烈,家校之间达成了高度共识。
语、数、英三科教师以“策略指导”替代“知识讲解”,避免加深家长对具体题型的过度关注:整体学情分析:介绍学科初中阶段能力培养目标;期中备考建议:强调复习应回归教材基础,关注错题整理方法而非盲目刷题;日常支持要点:语文重课外阅读兴趣保护,数学重计算准确率与步骤规范,英语重每日听说输入。
教师团队一致呼吁家长:“减少横向比较,警惕‘抢跑式补习’,关注孩子课堂参与度和作业订正质量,这两项才是初中持续进步的关键指标。” 家长们认真倾听,不时记录,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增强了对孩子学习的支持和引导能力,更为家校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家长会结束后,部分家长主动留下与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老师们结合学生个体情况,从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到同伴交往等细节给予反馈,家长也分享了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双方围绕“如何激发内驱力”“改善偏科现象”等话题展开探讨,并约定通过家校联系本持续跟进。
教育是家校同频共振的回响。本次家长会既为家庭教育注入专业力量,也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轨迹与学业规划更加清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家长们纷纷表示,将与学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梅园中学的老师们将以“习惯筑基、沟通搭桥、信任护航”为主线,持续优化教学策略,与家长携手为孩子的青春成长护航。
摄影:汤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