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中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活动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施行,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这样的背景和学生发展需要,我校老师们开始结合新要求,逐步开展跨学科项目活动。近期,我校有幸邀请到了徐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张红梅老师莅临我校,于11月8日上午对我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活动进行指导。
首先,我校文科综合教研组交流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跨越时空之旅——我为“一带一路”代言》。该主题学习活动跨历史、地理、道法三门学科,旨在通过跨界融合系列化探究学习,从古代丝绸之路开始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为线索,了解中国与沿路国家之间的关系、丝路的贡献,发现古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变化和现状,分析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影响与意义,感受“一带一路”的倡议进一步证明了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于是同学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了探究学习,例如“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沿线国家的发展现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成果等不同角度,探究“一带一路”的起源、发展、倡议实施的背景、实施的依据、实施的情况和意义等。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同学们对历史课上认识的“丝绸之路”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借助该活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多方位提升。
接着,由我校科技总指导郁程阳老师介绍《学校围墙建设方案设计项目》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校园一角损坏的围墙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开始,真实情境下的真实问题应运而生。由此,郁老师和八年级的同学们从劳技出发,整合信息和艺术等三个课程方面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充分讨论,初步了解校园围墙建设的需求和作用等,并成立小组,确定合适、可行的探究主题合作分工,并确定各组实地考察内容、时间以及所需准备的工具等一系列流程。到第二阶段,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并测量相关数据。按照分工职责实施围墙设计,最终形成校园围墙设计图样和说明。本活动以我校围墙设计为抓手,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目的。
根据两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团队的介绍,张红梅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张老师指出,在活动中除了知识性的内容以外,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如在博物馆中查找历史文物,论证自己的分析发现。也可以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度的同时,也可以丰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此外,还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关注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为将来学生的综合评价上报做铺垫。在小组活动的指导中,张老师提醒活动负责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在分工角度每个成员具体又要做些什么,可以记录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生成性问题,以便适时调整或作为新的研究主题的素材等。而在整个活动的过程和结束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听了张老师的分析,团队教师们对于设计和操作过程的思路更加明确了。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我校教师们一贯致力于开展各项有效活动,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我校也将逐步构建较为成熟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体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课程,不断迭代基于本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建设并常态化实施。
摄影: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