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初夏季,同心掬得满校香。为落实核心素养导向,探索大单元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学期上海市梅园中学语文组开展了大单元教学系列研讨、教学活动。语文教研组一直重视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十位教师此次通过共同研讨、分组备课等形式,以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为例开展了围绕核心任务、构建本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
前期研讨
在活动的筹备阶段,语文组的老师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就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入研读文本,共同商讨如何将“小人物”这一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通过多次研讨,老师们明确了前两课时侧重于单篇的阅读策略教学,第三课时对阅读策略进行归纳提炼,抽象出阅读多件事(或多材料)写人文章的共性策略,并指导学生将共性阅读策略迁移到课外篇目阅读中。第四、五课时指导学生将阅读策略逆转为写作策略,完成“我的 ”写作。
备课研讨中,使“备”与“研”紧密结合,实现共享集体智慧,提高备课实效,积极探索创新,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
大单元公开课
在完成单元知识结构图的框架设准备工作计后,随着的就绪,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单元公开课如期而至。开课环节按照课时顺序分组进行,十位教师分为两组,以七年级的两个班级为教学对象。课堂上,老师们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的“小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跟随老师的引导,走进一个个故事的世界,感受着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
第一课时中,金丽丽和黄一楷老师分别在自己的课堂上带领学生深入品读了《阿长与<山海经>》。金丽丽老师巧妙地通过鱼骨图梳理了阿长的生活片段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了了阿长的形象,她的课堂侧重于对材料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揣摩作者的情感。黄老师的课堂通过绘制作者情感变化折线图,引导学生探索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情转变以及作者写作视角的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中,张秀玲和刘辰老师分别带领七(3)班和七(1)班学生学习了《老王》。两位都是以核心问题为引领,问题链为串联。其中张秀玲老师借助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老王的不幸以及我们一家与老王的交往过程,并且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梳理材料关系。刘辰老师的课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我们在交往中对老王的情感态度。
第三课时中,蒋玉洁和张德玉老师各自通过四个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策略,并能将其应用于新文本的解读。任务一和任务二通过回顾与反思,让学生总结阅读策略;任务三通过比较与分析,深化对不同文本的理解;任务四通过迁移与运用,将学到的策略应用到新文本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整个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中,李琳芳和田铭怿老师指导自己的授课班级学生逆推作者写作思路,理解阅读与写作的互逆性,明确评价任务。李老师的课堂结合预习单反馈的学情,侧重引导学生逆推写作思路,关注细节描写的特点和来源。田老师借助“圆桌会议”的形式,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文大纲充分自评、互评。
第五课时中,王雅洁和朱智敏老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都注重围绕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展开。为更好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两位老师结合班级学情设计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多件事写人技巧。王雅洁老师借助优秀作文为范例,明确了大家作文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修改。朱智敏老师进一步提供了细节描写的学习支架,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尝试运用镜头分解法、多角度渲染法等,全面提升写作质量。
教研反思与总结
课程结束后,语文组教师们对本次教学探索组织了一次深入的课后反思会议。老师们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也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个别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部分活动设计中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分组、互启式教学研讨与实践,助力语文组向“精思巧构”、“同课优构”方面更迈进了一步,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互观互学、相互交流的机会,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教学的魅力。
此次“品读细节内涵意蕴,感受平凡人物风采”大单元教学活动为梅园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语文组的老师们积极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与任务。他们不懈地探索课堂教学的边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并应用新理念。本次大单元教学实践教学旅程中,我们见证了文字的力量,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每一次的研讨、每一堂的授课、每一份的反思,都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教育篇章。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让更多的课堂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摄影: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