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祖国76周年华诞的喜庆氛围中,上海市梅园中学组织六、七、八年级队员开展“带着红旗去寻访”主题活动。队员们怀揣赤诚之心,手擎鲜艳国旗,走进龙华烈士陵园、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百代小楼等红色场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红色精神,让家国情怀在寻访之旅中深深扎根。
“当五星红旗在龙华烈士陵园的晨光中舒展,我忽然读懂了‘红色记忆’的重量。”这是一名队员在寻访日记中写下的感悟。在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内,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武器、定格历史的黑白照片,无不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当听到“龙华二十四烈士”就义前高唱《国际歌》的事迹时,不少队员红了眼眶。队员们在展柜前久久驻足,看着泛黄的家书、破损的衣物,他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也有对家人的牵挂,可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毅然选择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走出纪念馆,迎风飘扬的国旗格外鲜艳,队员们纷纷表示,书本上抽象的“红色精神”,此刻已化作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


在徐家汇商圈的百代小楼,红色砖墙与法式复古装修碰撞出独特的历史韵味。这座被绿植环绕的三层小洋楼,以红色砖块为主体外观,尽显革命岁月的厚重气息;内部法式装修风格搭配华丽庄重的巨型水晶灯,又添几分复古艺术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第一张黑胶唱片的诞生,更孕育了《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等经典乐曲,聂耳等音乐家在艰苦年代坚持创作、用音乐鼓舞人心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有寻访小队从“青砖花饰弄堂长”的中共一大会址,到“炮痕深浅诉当年”的四行仓库,每一处都镌刻着革命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历史。队员们在实地探访中,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作出的牺牲与奉献。恰如她记录下寻访的感悟:“这三个地方都是革命战士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勿忘历史、铭记英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还有队员在国庆节探望了95岁高龄的陈阿顺老爷爷。陈爷爷曾是上海港务局的车间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评上海市劳模。寻访中他拿出泛黄的党员证和熠熠生辉的勋章,给队员讲述着与龙门吊、齿轮组相伴的岁月,还说:“机器有温度,人心更需要有准心。”临别时,他把一枚徽章放到队员的掌心,叮嘱道:“思想意识要扎根,就像螺丝钉铆在钢板上。”正是陈爷爷这代人的坚守,才托举起今日江畔的万家灯火。
此次“带着红旗去寻访”活动,让梅园中学的队员们走出课堂,在与红色历史的近距离对话中,将抽象的“红色精神” 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队员们不仅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更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这些浸润着红色精神的少年,必将带着从寻访中汲取的奋进力量,把对先辈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以蓬勃的青春朝气守护盛世、担当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