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防教育要求,切实增强全体师生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应对空袭和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上海市梅园中学组织开展了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空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伊始,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系统性的普及防空知识主题班会。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讲人,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和视频资料,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安全教育课。
培训课上,老师们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人民防空(简称“人防”)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了在和平时期居安思危、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性。随后,课程的核心内容聚焦于“如何识别防空警报信号”。老师们详细分解了三种防空警报的鸣响方式、含义及听到后应采取的相应行动。
通过老师的清晰讲解和反复辨听模拟音频,同学们真正做到了将三种警报信号的区别和行动要领“记于心、用于行”,为接下来的实战演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课间时间,随着校园内突然响起一阵急促而清晰的警报声,防空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学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操场上,正在活动的同学们立刻停止活动,按照预定路线分成两路,弯腰、低姿、迅速向教学楼安全区域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不一会儿,师生安全、快速地撤离到各自班级。各班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整个过程快速、准确。随后,第二次警报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放下手中事务,弯腰躲避在自己的课桌之下。最后一声警报铃声响起,演练圆满结束。
此次演练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课,更是一次成功的国防教育实践,有效检验了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极大地提升了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梅园中学通过此次“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防空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真正将安全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摄影: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