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成因是由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近年来近视率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表明近视是可预防的。目前主要的环境因素相对已经比较明确,如户外活动的缺乏、过度用眼等,只要改变这些因素就有可能战胜近视。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促使眼睛视网膜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它能够抑制近视增长;而且在户外运动时,比起在室内,视野开阔,更有利于望远,能够有效调节睫状肌,缓解视疲劳。因此,“目”浴在大自然光线下能够有效预防近视。
如何正确“目”浴阳光?
“目”浴阳光指的是尽可能让眼睛沐浴在大自然光线下。“目”浴阳光能够预防近视的发生,对于已近视者,也能起到一定减缓近视的作用。“目”浴阳光不是指眼睛直视太阳,因此晴朗的夏季,11点至15点间高温时段外出要特别注意防护。
户外活动小贴士:外出时,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阳光强烈时,建议使用太阳眼镜、遮阳帽、遮阳伞等防晒工具,同时注意及时补水。
户外活动需要多久?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减少50%的近视发生概率,每天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减少75%的近视发生概率。建议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每天至少3小时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间歇进行,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长。在校期间,课间要多到教室外活动或远眺,避免持续疲劳用眼,积极参与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确保1小时以上校内户外活动时间;平时校外时光,也每天应积极到户外活动至少1小时以上。
家长应当适当鼓励孩子步行上学,增加户外暴露时间的同时锻炼身体。在假期和周末时,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前往户外进行活动和体育锻炼来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
整体来看,户外活动的类型对于预防近视的效果来说差别不大。户外活动的形式不限,可以是踢足球、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也可以是舞蹈、朗诵等文艺活动,还可以是散步、野餐等休闲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户外活动并不等于体育锻炼,关键是在日间进行户外活动,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户外活动是最经济且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手段,给孩子安排更多的户外活动,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走出去,动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目”浴阳光,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