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过春分节气,但天气仍不稳定。昨日还是暖阳和煦,转眼间就要面对寒风凛冽的“倒春寒”。这种乍暖还寒的天气最易引发感冒,民间素有“春捂秋冻”的养生智慧,我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
一、关于“春捂”
1、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毛孔张开、阳气外散。
人们若过早减少衣物,容易因忽冷忽热的气温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引发感冒、咳嗽等病症。
2、如何“春捂”?
在春季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时仍需适当保暖,重点“捂”孩子的三个部位:脚、肚、背。
01.捂脚
脚离心脏最远,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末端,热量传到脚部很慢,又在身体的最下部,是阴气聚集的部位,本身就容易寒,常说“寒从脚起”也就是这个意思。
再者,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脚部受寒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要脚暖,不要马上给孩子换上单鞋。
02.捂肚
要把保暖衣束到裤子里,这样既能保护孩子胃肠道功能,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03.捂背
背部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二、具体措施
1、常见误区警示
×里三层外三层裹成粽子
×只注重上衣忽略下肢保暖
×出汗后立即脱外套
2、学生须知
Part.01
遵循"春捂"原则,不要过早减衣,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多穿几层薄衣服,以便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Part.02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高热量食物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多喝热水或热汤,帮助身体保持温暖。
Part.03
气温下降时,身体免疫力可能下降,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3、家长须知
Part.01
为孩子准备便于穿脱的防风外套,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
Part.02
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春季易发生过敏症状,如出现持续喷嚏、咳嗽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
Part.03
饮食上注意均衡,可适当为孩子增加温补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