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梅园中学开展了暑假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数学学科基地活动。本次活动,
基地成员们都上交了自己针对知识分叉点所设计的教案或教学论文、《案例式解读》一书的读书体会和各校的评价问卷。主持人对学科基地上一学期的主要活动作了简单梳理,肯定了成员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接着,傅老师着重介绍了7月中旬她去韩国首尔参加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情况。那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独为数学教育召开的国际性大会,会上有大会特邀的报告,也有个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参加大会的各国学者中有大、中、小学水平的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数学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数学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和科研人员。其中有不少与会者是华人,傅老师也有幸在华人专场作了一次报告。她还在会上遇见了许多国内数学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虽然在与国外同仁的沟通上还有一些不便,但是傅老师觉得这次大会开阔了她的眼界丰富了她的经历,非常值得一去。同时她也鼓励各位基地成员把自己在教育第一线的感悟记录下来,最终形成论文有机会能参加下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之后各位成员各抒己见,对于下个阶段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叶栋老师就认为现在教材上的一些引例对于学困生来说太难理解,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新概念时存在障碍。如果能把这些引例换成更贴近学困生认知水平的例子就会帮助他们更容易地学习新知。姚春花老师也谈到初三教学中定义域的确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解决?大家都纷纷发表了见解,会议临近尾声,成员们仍然意犹未尽,课堂教学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学科基地的活动扎根在数学教学这片沃土中,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撰稿人:庞肖维 摄影:庞肖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