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用户登录] [注 册] [学校论坛]
现在时间是:2024-05-03  首 页 | 信息公开专栏 | 学校概况 | 党务公开专栏 | 文明在线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学生工作 | 工会园地 | 健康园地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实词的正确理解
作者(来源):刘辰    发布时间:2007-12-05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实词的正确理解

一、问题产生

文言文虽有悠久的历史,但毕竟距今太遥远。随着时间的迁移,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言文中孕育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修身立本之道。六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除了凭记忆记住了不少古诗词以外,几乎很少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他们要啃下文言文这块“硬骨头”,有着很大的困难。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凭想当然去理解其中的意思,从心里排斥文言文。上半学期我教了《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辨日》,刚开始让学生翻译文言语句时,他们要么无从入手,要么随便翻译。如“太丘舍去”这一句话,有理解为“陈太丘舍弃了”,有的译成“陈太丘丢了”。而正确的理是“陈太丘不再等候走了”。再如《两小儿辨日》中的一句话“及其日中如操汤”,有人译成“到太阳的中午,像试探热汤”,有人翻译为“到正午如试探是否烫”等,正确的理解是“太阳到了正午向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样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

如何寻找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突破口呢?从整篇文章着手,先整体理解其大义,再落实字词,这对于我校底子相对薄弱的生员来说,这显然较难行通。从文言虚词入手,虚词因其意义的虚化及灵活,也是难以捉摸的。我思量再三,从对文言文实词的正确理解起步,试图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缺口,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门径。

二、解决途径

根据现代汉语,词性中的实词有六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学生对词性没有系统学习掌握,但对于六类实词的理解并不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逐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一)文言文中的名词,时间、地点、人物等名词古今变化不大;文言文中,数词是单独出现的,不像现代汉语,数量词基本上是同时出现,所以,解释数词时往往要加上相对应的量词;代词中的第一人称“我”,在文言文中常常是“吾、余”表示,第二人称“你”常用“子、尔、若”表示,而常用的文言代词有“之、其、者、此”等,代替上句中提到的人、事、物。

(二)至于要掌握文言中实词主要还从如下4个方面着手整理归纳:
1
、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辨日》)一句中,距离讲,“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中,作“离开”解释,与今天的到某个地方去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发生了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帮助学生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字,在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中作解释,在吾忘持度(《郑人买履》)中作尺码之意;又如“为”字,在“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中解释为“做”,在“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中解释为“给、替”。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对文言文篇章的翻译理解也就容易得多了。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其义自见”(《熟读精思》)中,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是古字,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并不多,如果平时多加积累,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的用法看上去很多,但真正被词类活用的实词并不多,本学期只学到两个做使动用法的词,如“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一句中的“劳”解释为“使……劳累”;在“对书册,正身体”(《熟读精思》)一句中的“正”理解为“使……端正”。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三、引发思考

新课标要求下的文言文应该如何上?“二期课改”曾一度再强调要淡化字词句的教学,强调和突出对课文的赏读。这两年来在外校也听了不少按照这样的要求上的文言文探究课、展示课,的确很出彩,很有新意,值得借鉴。但字词句的疏通朗读花的时间很少,一味地赏析课文,总觉得有点绣花枕头似的,不够实在。也许是好学校,学生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这些基本的常规教学,学生能够在预习中自行解决,无老师在课堂上多花时间。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学生的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自觉性又低,如果照搬这样模式进行教学只会是夹生饭,得不偿失。

弄懂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是赏析文章的前提,否则,只会是顾此失彼,甚至两头落空。因此要加强文言文的赏读教学,不但不能削弱字词句的教学,反而应该强化。但这强化应该有别于课改前的文言字词句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实词、常见虚词义的理解和积累上,所以,面对我校生员的实际情况,在文言文教学时,把对实词的正确理解作为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突破口,提高对文言文实词的正确理解能力,也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辰

061210

 

版权所有 上海市梅园中学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495号 电话:021-64109769 邮编:200237 您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