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从民族美德、民族文化、民族苦难、民族风俗、民族英雄、民族艺术、民族团结、民族礼仪、民族责任感、民族希望等方面开展教育,教育广大学生胸怀祖国,牢固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小组
组长:陶恩得(校长) 副组长:朱静英(党支部书记)
组员:徐萍(政教主任)、贾春(团队工作)、何新(未保老师)、各年级组长
三、具体工作
1、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主体性德育’’的理念,深入推进“两纲’’(《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教育。抓住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和“阳光体育活动’’等环节,切实做好课业“减负”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有序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师德建设,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国防、网络道德、毒品预防、环境、节能、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等教育。
2、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的重要作用,积极办好中学生业团校,做好初中生“团队衔接’’工作。重视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团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少先队干部由队员定期轮流任职。加强“和谐校园”和“温馨教室”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计划地开展自护自救教育,向学生普及治安防范、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有关法律常识。
3、重视和开展家庭教育。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每年开展评选好家长活动。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利用家庭教育讲师团资源,引导家长或监护人要注重言传身教和以德养德,以身作则,尊重未成年人子女隐私,在各方面作出表率,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形成机制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并举报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5、加大学校文体设施开放力度。推进学校的文体设施开放力度,继续我校的“阳光星期六”活动,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在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免费供未成年人使用。
6、关心重视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各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7、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一)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全校学生中长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家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在学校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活动,在社会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二)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世博心愿’’征集、“雏鹰世博文明行动’’、“邻里一家亲”、“我为世博作贡献’’、世博志愿者、世博礼仪培训等未成年人迎世博实践活动。鼓励全校学生“小手牵大手”,与家长一起参加“世博知识测试”。
(三)利用重大节庆、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利用国庆、建党、建军等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道德内涵,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专家民俗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在每年的“公民道德日’’、“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集中开展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四)有针对性地加强仪式教育。依托学生入学、入团、毕业典礼、14岁生日、换戴大领巾等活动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举行各类仪式。
(五)做好未成年人寒暑期活动。按照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暑期工作机制,与街道、社区紧密配合,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关注环境安全、饮食安全和场地安全,心理安全以及疾病防控,预防事故发生。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各类文化、体育、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阵地开展活动。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