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
【于漪如是说】
◎ “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灵魂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
只要选择了教育这个职业,就一定追求崇高。……教育事业是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灵魂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是一种追求,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教育是把人的灵魂、精神用力往上拉,引向真理世界;知识、技能是帮助灵魂攀升的阶梯。我国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这样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 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
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人的生命体本身蕴涵着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要保护并尊重这种权利,并创造条件实现这个权利。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不再是以某种能运用的技术为基础,而是以整个知识进步为基础。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不是看某一方面的技能运用,而是看人才的整个知识的结构、容量、水平和知识积聚与更新的能力。显然,人的培养不以获取传统的知识体系为唯一目的,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 教育必须有人文精神
教育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培养人,把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这就必须有人文精神。讲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的特色。从整个世界来说,做人有共同的特点,但没有民族性,是没有主心骨的。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是现代化的中国人,特别在充满竞争对手的21世纪,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讲人文精神就一定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气节是我们的民族魂。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之所以经历了那么多的内忧外患还能自强不息,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志士仁人继承发扬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学校的灵魂》
◎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从事的是文化传承、积累和创新工作。学校一时一刻离不开文化,文化因学校的传播而长盛不衰,学校与文化有如胶似漆解不开的情结。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生,是群体人生物质与精神的结晶,反映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学校文化主要指学校群体的精神文明。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全校师生的黏合剂,是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多元经济并存,多样文化碰撞,学校要真正发挥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势功能,须弘扬民族精神,抵御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垃圾文化、低俗文化的侵蚀,更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正气,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办学水平》
◎ 良好的校风是办学的精神支柱
学校是育人的神圣殿堂,理应是一方净土,屏弃邪恶、污浊和庸俗,营造高尚的氛围,才会使育人工作生机勃勃。人有脊梁才能直立行走,一所学校要成为育人的神圣殿堂,取得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必须要有精神支柱。良好的校风是办学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无形的,但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创造追求高尚、追求真善美的氛围,引导师生积极向上。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 要发挥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强调人文精神,要发挥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涵,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事业上达到高峰,就是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教育本身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接受信息,发展智力,熏陶感情,形成人格,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把过程、效果、结论结合起来。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学校的灵魂》
◎ 要研究和深入到学生成长的三个世界
要做到牢固树立育人的大目标,就要研究和深入到学生成长的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在他们金色年华时代,要以德育为核心,促进他们生活上健康、开朗、自理、自立,促进他们爱学乐学,善于求知,勇于探索,促进他们丰富心灵,提升思想,奋发向上。三个世界要和谐发展,不能只重其一,不重其二,要坚持全面质量的提升。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 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
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要办好学校,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关键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向教师反复宣传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要培养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良好的劳动者、建设者,教师自己就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敢于弘扬正气,发扬先进,强调塑造在学生心目中的值得尊敬的高大形象。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育效果就比较理想;教师有成为学生“偶像”的自我追求,就能重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上不断攀升。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呐喊·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随感与对话】
孙宗良(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秘书长):关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历来众说纷纭,但于漪老师对此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她一辈子追求“教文育人”,把育人看作语文教学第一位的任务。作为一位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她明确地指出,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是神圣的追求,它充满着伟大与圣洁,不容任何玷污与亵渎;教育是崇高的使命,它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与完全的奉献;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近年来,于漪老师对此更有明确有力的阐释乃至呼吁,她的《新世纪教育论丛》中对此有众多论述,教育核心任务就是“把人的灵魂、精神用力往上拉,引向真理世界”。
于漪老师不是仅仅提出了这样的教育目的论,而且她在许多场合、在众多文章中都论及教育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她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她提出“学校要真正发挥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势功能,须弘扬民族精神,抵御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垃圾文化、低俗文化的侵蚀”,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全校师生的黏合剂,是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学校是神圣的殿堂,“一所学校要成为育人的神圣殿堂,取得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必须要有精神支柱。”因此,针对目前对有些学校“有学校,无文化”的现象,于老师强调,学校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正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漪老师还指出了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问题。她明确提出,培育学生高尚灵魂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这和她的教育目的论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对我们以往德育教育理论的一种很有价值的补充和完善。她强调教育要把“接受信息,发展智力,熏陶感情,形成人格”的过程、效果和结论整体结合起来,核心是育人。今天上海实施“两纲”教育,于漪老师是花费大力气为之鼓与呼,并且身体力行的。
谭轶斌(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于漪老师强调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并且她非常前瞻性地指出:“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要保护并尊重这种权利,并创造条件实现这个权利。”她还明确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中国人,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十分注重民族精神的熏陶,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我们不能培养没灵魂的接班人。正如她常常喜欢引用文天祥就义时留在口袋里的几句话:“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富贵宰相”文天祥面对民族大义所作出的生死抉择,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千年而不衰的精神脊梁。
于漪老师非常注重学校文化和学校育人氛围的重要作用。她担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学生一律得穿校服,一律齐耳短发,一律不准带首饰,连教师也不准带首饰。于漪常说,“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能都允许;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也不一定都提倡;学校风气如果降低到社会的一般水平,那是教育的失败。”她认为学校文化中很多东西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需要细水长流,但目标要明确,理想要远大,千万不能庸俗化,像某些官员追求GDP的增长那样,只把升学率当作目标。如今,作为实体的第二师范已经逝去,但是“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校训,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却常被当年的教师和学生们怀念,也让我们认识到,学校不是官场,不是市场,而是青年学子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于漪老师强调了教师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读于漪老师这些话会使人不由地想起梅贻琦校长的话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如此,中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于漪老师一直反复强调,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这话何其中肯。做校长的,如果心中只有“长”,没有“校”,把校长的职位当成“官”来做,习惯于眼睛向上,习惯于用表格、用数字等办法来管理学校、自我评估,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素养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是不可能充满生机活力的,也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