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支委讨论第二稿)
根据教育党工委统一部署,梅园中学围绕区委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实践载体,紧扣“一流城区、一流教育、一流队伍”的主题,有序组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
一、问题聚焦
“学实”第一阶段深入调研中,学校党支部以四个专题调研为引领,采取问卷、座谈、访谈、案例撰写、访谈综述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当前学校工作评价情况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在许多方面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绝大部分选项数据反映“满意”在90%以上,这是对全校教职工团结奋斗、积极提升办学质量,对学生无私奉献的肯定,是对全校教工边工作边研究,积极追求实效,并取得显著效能增长的肯定。对这些高度肯定的评价,我们应该保持再接再厉。
同时调研中有三个数据,分别来自学生、家长,共同指向“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特长”的要求,其“不满意”数据反映占13%左右。虽然还是整个测评中的少数,但在调研数据高满意度的背景下,这三个数据还是应引起高度关注。尤其是这些数据反映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在加深,并有了新的思考和要求。这在我校这样的办学背景里出现,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感到高兴的,家长从关心子女及格,到关心子女特长,既包含着对学校过去工作的肯定,也向学校提出了教育的新要求,这无疑是进步。
二、解放思想大讨论,培养“合格+特长”学生的共识
在深入调研,聚焦突出问题基础上,学校支部积极谋求突破,以推进学校新发展。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了“培养合格+特长学生”的主题,并举行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中形成如下共识:
1、“合格”学生的概念,是包含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是以及格为前提,又高于及格的要求。是对所有课程教学质量和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合格”要求向学校教育管理中加强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新要求。
2、“特长”学生的概念。注重科艺体,但不专指科艺体,也包含学科特长。培养“特长”学生也是对学校课程教育、非课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在合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同样也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新要求。
3、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向学校新发展提出了由近及远的发展阶梯和工作方向:(1)、巩固课程教学质量的及格要求;(2)、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工作的齐头并进,形成合力,和谐发展;(3)、积极发现学生潜能,研究学生发展需求,创设条件扬长引领;(4)、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和特色教师队伍建设,以形成教师特长引领学生特长,以学生需要发展教师特长。
三、新发展要求下办学现状中的问题
对照培养“合格+特长”学生新发展要求,学校的办学现状是有追求,但发展不平衡。
1、学校积极追求“有效教学”,努力促进课程教学及格,边工作边研究,边探索边实施,坚持质量分析,发扬有效教学经验,使教学质量在原基础上明显提高。
2、学校认真执行德育常规管理规范化,以行为规范合格校、示范校的要求为对照,积极实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时积极探索教学中的教育性,探索学情波动背后的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积极疏导。突出以民族精神为主线的教育环境建设,教育活动开展,成效明显。
3、学校积极增强科、艺、体工作,以探索特色、亮点等为抓手,引领科艺体发展,同时校本课程进课堂,拓展学生知识,发展学生动手动脑。
4、学校坚持师资达标建设要求,支持教师进修、晋级,并积极运用“职称”、“三奖”、“骨干队伍”等资源,鼓励教师发现自己,学习先进,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开展校本培训、读书活动、课题驱动等活动。学校教师立足岗位提高,积极追求专业发展和工作实效。
5、学校积极追求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然而对照新发展要求,都还存在问题:
1、巩固课程教学的及格和合格要求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律性探索。目前尚未达到合格率的有效控制。学科、班级发展不平衡。
2、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积极推进“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识和行动,需要积极探索加强教学中的教育性,加强分年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尤其对特殊情况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3、科、艺、体发展亮点,部分项目覆盖率小,校本课程实施缺乏学生的选择性。学科教学中的特长生培养,尚缺乏有效措施。
4、师资达标要求尚未达到;专业发展不均衡,特长教师的数量和高度均跟不上发展要求。
5、学校的硬件建设,能适应常规教育要求,对特长培养,还需要有针对的加强。
四、问题的原因分析
1、过去的几年,学校侧重于课程教学为重点,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和“课标”,花大力气抓紧教学质量。其重要的背景情况是:06年接手梅园,当时学生学习质量处在全区谷底。以课程为载体的国家培养目标落实差距很大,与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家长、社会反响大,“填谷”成了当务之急。
2、学校每年都要从“零”开始提升质量。作为徐汇区边缘的公办学校,现行招生中,是在民办招生、公办特长招生、各类择校生录取之后的分配式招生的生源。被多次筛选后入学的学生中,各种困难情况学生比例高。同时分配的务工农民子女比例,逐年提高,其教育存在一定特点:居无定处、居住条件差、工作不稳定、收入低、生活保障差,父母文化程度低,生活习惯不同于城市的约定俗成。他们处在城市边缘状态,有着边缘心态特点。筛选后的本市户籍学生与城市边缘心态学生组合的群体,其教育教学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实现95%及以上及格率任务,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任务重。
3、师资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行政策规定原因。学校95年创办,正值入学高峰期,随着旧城区改造学生数人为迅猛增长,师资困难,引入门槛降低,随着高峰期远去,一部分教师向优质生源学校流动。目前学校师资达标按时完成还存在时间上的困难。至于各科的骨干教师,数量上还有缺口,受学校规模、编制的限制,多门学科处在一名教师就代表着学校学科教学水平的状态。
4、班子的主观原因。面对学生学习质量谷底状态、生源组合状态、师资部分困难状态,班子更注重教学质量,更用力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追求及格率,追求平均成绩提高,对学生的特长培养,推出了校本课程,科、艺、体特色项目,制定了“拓展课程方案”,但推进力度较课程质量慢,尤其在课程教学质量合格率尚未达到有效控制,担心平均用力难以突破课程教学谷底问题,或会造成前功尽弃。
5、班子基于我校生源状态的奋斗目标,基本定位于追求合格毕业生,努力达到95%及以上及格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对其中一定量困难学生高度关注,积极推动个别辅导,补缺补差。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再提高,仅停留在提倡学科教学中分别对待,分层练习,分层作业等,没有集中组织提高性质的学习指导和教学活动。
6、班子在课程学科、科、艺、体特长学生培养方面,有计划和方案,鉴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波动,尚未推进新的校本课程建设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还是担心课程质量的保证问题。
概括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方面:对教育中的科学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在特长发展还是课程及格处理上摇摆不定,在眼前和长远关系上,考虑可持续发展和考虑全面发展力度不够,缺乏敢冒风险精神。
五、落实科学发展共识和整改思考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提高教育中科学发展的认识,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办学建构。要进一步探索课程教学有效性和达成合格的要素和规律,促进课程教学“增效”,从而使学生在时间上减负,以利于挪出时间投入拓展课程开设,扩大学生知识面和特长教学开展,增强学生的特长培养。
2、深入调研。在教师、学生中积极开展课程学习、特长教学,扩大知识学习等方面的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合格+特长”的架构,并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完善。
3、以培养“合格+特长”学生的需要为引领,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合格+特长”学生培养的发展要求。
4、根据特长培养可行设置,积极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使培养工作顺利展开。
“学实”调研13%学生、家长提出的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特长的要求,代表着社会、家长对我校教育的新期望,从及格、合格到希望拓展、特长,既是对我校全体教工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指出了局限,提出了新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适应人民对教育的新要求,接受新挑战,突破新困难,努力使梅园中学的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2009年6月